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发布时间:2024-11-28 07:35:20 来源: sp20241128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 题: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黄玥

  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领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见证无数浪奔浪涌。

  初冬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这是党的二十大后总书记首次考察上海,此行一项重要安排是在此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这是党中央就这一重大区域战略召开的第二次专题座谈会,上一次是2020年8月,在安徽合肥。

  这已是今年来,总书记结合地方考察调研,围绕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主持召开的第5场座谈会了——

  5月,河北石家庄,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

  6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9月,黑龙江哈尔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

  10月,江西南昌,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这些座谈会中,有的是第二次开,有的是第三次,有的则是第四次开。“深入推进”“进一步推动”,从会议名称,我们就可以读出一以贯之、不断深化的逻辑脉络。

  此次,面对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党政一把手,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总书记指出:

  “只要认准是正确的事情,就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干下去,决不半途而废,决不南辕北辙,决不回头倒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就要这样,一步一步往前走、一项一项往前推。”

  犹记得两个多月前,浙江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八八战略”引领之江大地蝶变的启示:“之所以有成效,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20年。朝令夕改,那任何好的举措都是纸上谈兵,都将付诸东流。”

  这次在上海,总书记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再绘新篇,明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一以贯之,格外鲜明。

  “吾道一以贯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髓,融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一以贯之,源自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11月28日抵达上海,习近平总书记一下列车就前往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次的考察行程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

  16年前,2007年9月4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过这里。当时,深知金融之于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后作出重要决定:成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交易大厅里的椅背上,摆放着不同颜色的马甲,早年场内下单,身穿红马甲的是交易员,穿黄马甲的是工作人员。桌子上,老式电话、电脑、传真机、录音机,一如当年场景。

  如今,交易早已从线下转至线上,上期所已成为全球三大有色金属定价中心之一,“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

  抚今追昔,总书记说:“当时期货还在摸索阶段,现在已经在亚洲、在国际上举足轻重了。我们也因此看到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正确、步伐稳健、前景光明。要再接再厉。”

  一以贯之,彰显锲而不舍的自觉坚定。

  总书记此次考察的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位于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

  一走进展厅,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未来感:介孔材料、环形RNA、智能机器人、创新药械,还有“空天陆海能”的一个个大国重器,一张张上海科创名片熠熠生辉。

  总书记这样形容参观感受:“上海取得的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让我感到很踏实,有了更大的信心、更足的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6次到上海考察和出席活动、5次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必谈科技创新,勉励上海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

  展厅里,掌声响起,朝气蓬勃,志气高昂。总书记同科研人员代表亲切交流。

  他们中,既有精钻“从0到1”基础创新的代表,也有致力“从1到N”产业突破的代表。正好印证总书记赋予上海科技创新的方向:“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

  总书记勉励:“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向着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持续冲锋,没有攀登不上的高峰。

  一以贯之,饱含始终不渝的深厚情怀。

  今年64岁的高爱珍,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的新闻画面,感到心里格外温暖。

  “总书记一直关心着基层一线劳动者,把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挂在心头。”高爱珍清楚记得,那是2007年8月2日下午,习近平同志来到上海彭浦新村街道第五社区,走进她家的公租房,仔细察看改造后的厨房和卫生间,亲切地同他们拉家常。

  在上海工作期间,“旧区改造”是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的民生课题,他多次强调要将这项造福百姓的实事工程办好,“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黄浦江畔,一句“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鲜明道出城市建设治理的价值依归。2022年,“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从住宅型的两居室,到宿舍型的双人间、四人间,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总书记仔细了解在此居住的城市一线工作者的生活状况,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在场所有人感动。

  养老护工、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物业保安……他们是城市的工作者、建设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来自山东临沂的保安苏元宝,希望今后租个大一点的房子,把孩子接到上海,能在附近上学;同为保安的安徽宿州小伙吴涛,想学习考取相关证书,再涨一下工资,还想找个女朋友,在这儿安家;老家江苏盐城的敬老院护理员钱丽丽,她的心愿就是努力工作多攒些钱,支持儿子买套房……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了不起。

  总书记深情地说:“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居乐业,感到很高兴。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

  上海,因何而能称“大上海”?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上海成其大,就在于它能包容”。

  习近平总书记为上海总结凝练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融入城市血脉。

  一以贯之,是政贵有恒的恒心所在,也是人民至上的初心所在。

  长江万里,奔腾入海,不舍昼夜。时间,在一笔一划中书写壮丽的东方史诗。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