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非遗)蒙古族长调: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牧歌情浓调长

发布时间:2024-12-15 18:46:24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社 呼和浩特10月9日电 题:蒙古族长调: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牧歌情浓调长

   中新社 记者 张玮

  秋天的牧场有些发凉,多了几分静穆,但内蒙古草原的夜晚却不同。一曲唱腔划过草原的夜空,音调起初低沉缓和,后逐渐高亢嘹亮,将草原露营音乐节气氛烘托得更加火热。

  这是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它听感独特、张力十足,但也对演唱技术要求极高。据悉,歌手须借助口咽腔、喉咽腔、胸腔、鼻咽后腔、头腔、鼻咽前腔等部位,发出整体共鸣,才能唱好长调民歌。

9月14日,安达组合主唱其其格玛在内蒙古草原露营音乐节上演唱长调民歌。 呼木吉乐 摄

  长调民歌的旋律富有装饰性,分有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长调歌词优美,采用对仗的手法,朗朗上口;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演唱蒙古族长调需要明亮、光彩,富有穿透力、金属般的声音。”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会长杨玉成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强调,这样“才能在大草原上把声音传送得更远”。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流传至今已超2000多年。

  从狩猎到游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调民歌都与当地民众相生相伴。此次登上音乐节舞台的蒙古族女歌手其其格玛说,在草原上,假如牧羊女不唱长调,羊群都会显得惴惴不安;牧马人不会唱长调,套马杆都“短”一半。

2020年,内蒙古名家名曲全国巡演专场音乐会鞍山站,天亮正在演唱蒙古族长调民歌。 (呼和浩特市官方供图)

  长调民歌按地域还可再细分为不同的演唱风格,如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昭乌达、阿拉善等风格。

  对于出生在科尔沁草原上的著名蒙古族长调歌手天亮来说,长调民歌是萦绕在她童年记忆里熟悉的旋律,饱含着她对草原最纯粹的情感。“自打我有记忆起,父亲就是唱着长调放牧的,母亲熬着奶茶也会唱起长调。站在草原上,唱起长调仿佛是我的本能。”

  “长调没有固定的节奏,我们不能用音乐节拍去衡量它。真正的长调是需要有生活体验才能唱好的。”天亮说,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

  据了解,长调民歌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与蒙古族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天亮回忆道,牧民们欢聚时会唱,劳作时会唱,祭奠先人时也会唱,甚至在母畜不给幼畜喂奶时都唱长调来“劝奶”。

9月18日,额尔敦套格特格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境内的乌兰毛都草原上演唱长调民歌。 李珊珊 摄

  出生在乌兰毛都草原的“90后”牧民额尔敦套格特格是“科尔沁长调”的非遗传承人。在他看来,蒙古族长调民歌唱的是对草原、山川、河流的赞美,对爱情和友谊等的歌颂。

  “天空蓝,草原绿。父母恩,孩儿心。日月光,照大地。父母恩,孩儿心……”额尔敦套格特格对 中新社 记者唱起长调民歌《父母恩》。他说,无论怎么创新作曲,自己都坚持保留长调丰富的地域风格,“它是绿色的,是献给大自然的和谐之声。这是它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长调民歌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哪里有草原、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在各大音乐软件和社交媒体的相关歌曲下,听众们留言称,即使听不懂,但却已仿佛置身大草原,“喜欢这种辽阔、壮丽的感觉”。

  在杨玉成看来,草原是广袤的、静谧的,也是包容的、开放的。长调民歌以传统、自然的形式呈现,使五湖四海的听众都收获直抵心灵的震撼与感动。(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