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抱古村落 溪水潺潺绕家园(走进传统村落)

发布时间:2024-04-23 17:07:10 来源: sp20240423

  图①:增冲村的吊脚木楼和寨脚风雨桥。   吴德军摄(人民视觉)   图②:增冲村村民在晾晒辣椒。   卢忠南摄(人民视觉)   图③:增冲鼓楼和古朴民居。   吴德军摄(人民视觉)   图④:增冲村举行“吃相思”活动,村民在增冲鼓楼旁的院坝吃团圆饭。   吴德军摄(人民视觉)   图⑤:身穿节日盛装的增冲村村民。   龙梦前摄(人民视觉)   图⑥:绿水青山环绕的增冲村。   吴德军摄(人民视觉)

  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溪水潺潺,从高处俯瞰,古色古香的侗族民居与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一道构成了一幅特色鲜明、风情浓郁的田园水墨画卷——这里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增冲村。

  漫步增冲村,干栏式民居鳞次栉比,百年鼓楼和风雨桥历史悠久,戏台、禾仓(即粮仓)各具特色。2012年,增冲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编  者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增冲村,一条增冲河缓缓流淌。村内,青石板古巷道连通300多户人家。在村中心的位置,矗立着有300多年历史的增冲鼓楼,庄严又气派。增冲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侗族村寨,古桥与古道,古树与鼓楼,共同构建起当地村民的美丽家园。

  鱼米之乡  秀丽风光

  增冲村村民依水而居,发源于坨苗大山的增冲河从寨子北、西、南三面流经,奠定了村庄的基本格局。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村民们高效安排了生产生活空间。村寨地势狭窄、人口众多,人们利用有限的用地结庐而居,形成房屋层层密密的高密型村落;村寨周围山林、稻田众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聚落单元;村内水渠纵横交错,池塘密布,既能满足村民日常漂洗需求,又能起到消防作用。

  行走于增冲村内,脚下的青石板巷道四通八达,深褐色的吊脚木楼、斑驳的老墙都展示着村寨悠久的历史。偶有三轮车,开过风雨桥,压上青石板道,古村的静谧被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徜徉于此的人们才惊觉,时光就这么过去了。

  沿着青石板巷道进入增冲村,与一场婚宴不期而遇。热情好客的主人连忙招待,刚坐下,十几个菜齐刷刷摆在眼前——糯米饭、红烧肉、稻田鱼……香味扑鼻,令人垂涎。从米饭、荤素菜,再到喜酒,全是产自当地,“我们是‘鱼米之乡’嘛,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增冲村村委会主任石运德说。

  黔地多山,而增冲村所在之地却是群山间难得的一片平地。增冲建寨已有600余年,其所在的九洞地区是今从江县境内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增冲村附近的山上有石板步道,应为明清时期修建的古驿道,可达都柳江上的码头,经水运与外界进行商贸往来。”从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三级调研员敖家辉介绍。

  频繁的物资交流在建筑上也有所体现。增冲村有不少房屋带有徽派建筑的痕迹。“这些带有马头墙的‘窨子屋’,有着与侗族民居迥然不同的风格。”敖家辉介绍。

  杉乡林海  历史悠久

  侗乡人喜爱公共生活,重视公共空间营造。有侗寨必有鼓楼,位于村子中心地带的增冲鼓楼,现在依然是村民们日常生活、商议事项、迎来送往、节日聚会的重要场所。鼓楼占地面积109平方米,通高21.5米,有落地柱12根,其中金柱(内柱)四根,檐柱(外柱)八根,形成“内四柱外八角”的布局。“相比起常见的‘内八柱外八角’造型,不仅节约了四根内柱,还使得底层空间得以最大化利用。”从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石翠远介绍。

  鼓楼外柱与内柱之间用穿枋相连,呈辐射状,往上逐层叠加、内收,直至11层檐,即为楼身。楼身上置两层八角攒尖宝顶,是为楼冠。在对双层楼冠宝顶的处理中,侗族建筑师利用了斗拱结构,孔格交错,远望如蜂巢,能够减少风的阻力,分担顶层压力。“增冲鼓楼的特别之处在于,楼冠与楼身是分开的。”石翠远介绍,“这样的结构使得楼冠更加突出,且大小不受楼身限制,让鼓楼整体看起来更加挺拔、宏伟,这是美学与力学的完美结合。”

  增冲鼓楼虽结构简练,但装饰却相当讲究。楼顶上、翼角上、封檐板上,都有独具匠心的彩塑和彩绘。封檐板上绘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和对大歌、赛芦笙、演侗戏等侗乡风情画,绚丽多彩。底层的八面风窗,图案各不相同,“有的代表田地,有的代表森林,还有的代表房屋……都是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村民石德华说。

  为人们遮风避雨的风雨桥,也是增冲村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冲村有三座建于清初的风雨桥,分别位于寨头、寨中和寨脚,皆用杉木以卯榫结构建成,其精巧结构是侗乡人建筑智慧和营造技艺的体现。

  以寨头风雨桥为例,其桥台采用传统的加长伸壁梁托架体系,托架为圆木,提高支撑力。七根大杉木并列横跨增冲河,上铺以木板,组成桥面,檐柱间置栏杆,廊柱间置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桥顶铺小青瓦,其坡度由三根瓜柱调节,既能顺利排掉雨水,又能稳稳放置瓦片。

  无论是风雨桥、鼓楼还是民居,粗大挺直、木质优良、易于加工的杉木都是建造这些侗族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增冲村所在黔东南区域森林茂密,植物繁多,尤其盛产杉树,有“杉乡林海”之称。增冲村村民也有着朴素的“环保意识”,过去不少老百姓以伐木为生,但又怕把树都砍光了,于是他们约定,每当家里有小孩出生,就在山上栽下一片杉树苗。10多年后,孩子长大,杉树也长成高大的模样。

  文物保护  人人参与

  在增冲鼓楼的正前方,有一片池塘,村民们把家里最漂亮的鱼放到里面,金灿灿的鱼群在水中自在游动。

  除了美观,这片池塘还兼有消防作用。在池塘边上,有一个消防泵,有火情的时候,接上消防栓,就能将火迅速扑灭。

  增冲村内多是木构建筑,防火便是一项重要任务。“稍不小心,这些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建筑就会付之一炬。”增冲村党支部书记石文振说,防火当然不能只靠村民们的经验智慧,目前,村里共有30个消防泵,配有4个专业消防长和30个义务消防员,日常排查村里的消防隐患,及时处理火情。

  增冲鼓楼建成之后的300多年间,曾多次维修。“维修部位主要是屋面及斗拱部件。”石翠远介绍。2008年初,贵州遭受严重的雪凝灾害,鼓楼部分构件老化、糟朽严重。2009年,贵州省文物局组织对鼓楼进行了第一期抢救性维修工程,更换了残损严重的部件。

  “第二期维修工程于2014年启动,主要是捡瓦、对翘角及彩绘进行部分修补。”石翠远说,维修工程吸引了村民的广泛参与。“文物保护维修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为了保护村寨的传统风貌,增冲村要求村民新建房屋必须与传统建筑相一致。当下,不少村民出于居住需要建起了砖房,“村里也会要求房屋外立面与周围民居保持一致。”石文振说。

  在离增冲村半个多小时车程的榕江县,2024年“村超”预选赛正如火如荼。去年,“村超”的流量也溢出到了增冲村,不少看球的游客在当地找不到住处,便驱车到了增冲村下榻。“但我们硬件设施有限,只能让游客住村民的房中。”说起村里的发展,石文振有自己的思路,“接下来将引进文旅公司,对村寨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特色民宿,完善餐饮服务业,不仅承接‘村超’客流,也吸引更多游客。”

  县里也在积极谋划。“我们计划利用村委会的闲置场地,建一个鼓楼专题陈列馆。”石翠远说,“通过陈列馆普及侗族鼓楼文化、历史、建造技术,推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提升增冲鼓楼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4日 0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